close

小尚美之前很顧形象,也可能是生性較易害羞,只要說:「叔叔阿姨在看妳喔。」她就會趕緊乖乖的。但是這招用久了,尚美就學會克服害怕的情緒,現在管他多少叔叔阿姨看,她要玩就是要玩、要番就是要番。

  後來,朋友送我一隻嘴巴會自動合上的鱷魚玩具,尚美剛開始怕得要死,不坐安全座椅或是不肯刷牙時,我就會請鱷魚先生出來幫忙。然後這小孩又進化了。她先是要求媽媽讓她摸鱷魚,摸一兩次後嘗試從身體拿,今天早上還直接扒開鱷魚嘴巴。

 

   實在是害怕自己老是遊走失控媽邊緣,趕緊翻閱各大育兒書,找到幾個不錯的建議,跟有需要的爸媽分享:

 

1.      精神科醫師林博建議睡前摸摸臉、頭,讓他感受爸媽的愛,可改善孩子的壞脾氣。

是不確定真的假的,但是寶寶的確會比較放鬆,一放鬆也比較不容易發脾氣。

 

2.      讓她嘗試當個小大人。

尚美很愛學爸媽拿搖控器,後來我都請她幫忙開冷氣、開吊扇,得到之後她就不愛玩了,她會很開心地幫我開冷氣,然後自動把搖控器遞給我。愛玩垃圾桶、愛拿掃把……都以同樣的方式拆招解招,目前實驗結果有效,希望尚美不會進化到錯誤的方向去才好。

 

3.      不要只說「不可以」,要解釋為什麼。

當然這是在我還沒化身為失控媽之前才做得到。前晚尚美咳嗽大吐之後,在我忙著清理地上的嘔吐物時(我把她放在床上,順手把剛還沒喝完的多多拿給她,希望她可以乖乖坐一會),再抬頭時,尚美就把整個多多拼命搖灑在床上了(是放在不易滴漏的水杯裡,要用力狂搖,才會流出來,但只是白開水的話她又不會這樣做)。啊~~~~~~~ 妳是嫌媽媽不夠忙是不是。這是極端的例子,請各位不要學><

只要我還在正常人的時候,我會試著以她能懂的話解釋……一直解釋……很久。說也奇怪,這樣她就學乖了。

其實專家說一歲半左右的孩子可以藉著提索、模仿,學到新行為.並且開始用嘗試錯誤的方式來解決問題,也就是說尚美不是要故意欺負媽媽,她只是在學習(教育孩子的同時,也是在教育大人自己啊)。等到二歲,孩子就開始懂得預期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,也比較不衝動,並且漸漸把對物品的好奇心,轉到人際互動上。只是到了兩歲半左右,鬧脾氣的情況會達到顛峰 (媽媽慘叫),解決問題時也不肯接受別人幫忙 (現在就會,要幫她,還會故意把東西往地上砸)

 

下面這一篇是我找到覺得最受用的文章,跟各位媽媽們分享:

 

兩歲的孩子為什麼總愛說「不」?

 

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是每個家庭的喜悅,當孩子開始和第二個生日蛋糕合照,同時卻也邁向讓爸媽頭

疼的新階段。這個時期的孩子有很多別稱,例如「恐怖的 2 歲」、「2 歲小霸王」,聽起來都不怎

麼讓人歡喜。今天就來和大家談談,是什麼原因使 2 歲的孩子讓爸媽傷透腦筋?又應該如何與這個

時期的孩子相處呢?

了解 2 歲的孩子,就得先明白他們在這個階段必須經歷的外、內在變化。從動作發展上來看,8

月以前的嬰兒幾乎完全要依賴大人,一切所需也都理所當然由大人滿足;8 個月大之後,孩子開始

會爬行,靠自己在環境中移動的同時,也藉著互動持續增進動作、語言和認知的能力。他們就像個

小探險家,想要發現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新大陸。但是到了 1 歲半左右,他們漸漸發現原來當採取一

些行動時,也會在外在環境中造成不同的結果。這種感覺實在是太棒了!於是他們從小小探險家變

成了小小科學實驗家,除了好奇以外,更想要有目的的解決問題。

在認知發展方面,1 歲半左右的孩子可以藉著這些探索、模仿,學到新行為,也開始用嘗試錯誤的

方式來解決問題;2 歲的孩子則開始預期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,也比較不衝動,並且漸漸把

對物品的好奇心,轉移到人際互動上。在語言發展方面,孩子已經可以理解簡單的指令、認得常見

物品、也可以講 50 個以上的字彙了。

在社會化發展上,隨著上述能力的開展,孩子的「自我概念

」也有了變化。以前「我」就是全世界,

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「我」身上,家人圍繞著他,連路人也要蹲在嬰兒車前逗弄、等著他恩賜一個

微笑,然後歡天喜地的離開;但隨著能力增長,外界開始對孩子有所規範,他赫然發現原來世界不

再繞著我轉動。就社會化能力變化來說,1 歲半左右,孩子會開始明白一些日常例行發生的事務,

隨著語言表達能力的進步,也漸漸不需要用哭來表達需求,但情緒還不太穩定。到 2 歲左右,孩子

會希望自己成為被注意的焦點,不願意跟父母分開,可以完整表達各種情緒,也能做一些簡單的家

(例如撿玩具)。到了 2 歲半左右,鬧脾氣更是到了顛峰,解決問題時也不肯接受別人幫助,會抗

拒日常事物的改變,而完成事情時渴望得到他人的讚美。

了解孩子在這段期間所經歷的變化,就不難理解,一個 2 歲的孩子,在接受自己並不是宇宙中心的

事實之前,一定會掙扎並試圖宣示「我還是宇宙的中心!」。除了用嘴巴說出「不!」、「不要!」

 

以外,在行為上更是表露無遺,讓許多父母感到難以控制。為了兼顧孩子在動作、語言、人際互動

以及良好自我概念的發展,相較於嬰兒時期,爸媽對於 2 歲大的孩子應該要如何調整管教的策略?

又應該抱持什麼樣的原則、立場呢?

對爸媽來說,要讓 2 歲的孩子成長,就要引導 2 歲的孩子學會合作、創造和自制。所以首先要瞭解

並接受孩子正在面臨轉變的事實,不過度生氣或焦慮,才能夠看清全貌,並採取適當的立場。在 2

歲小霸王(Making the Terrible Twos TerrificJon K. Rosemend )一書中,整理出

2 歲孩子的管教有

以下幾個目標:

()對孩子的行為設限,但是不能干擾孩子能力的成長。

()幫助孩子培養挫折忍受力、接受不能得到滿足的事實。

()要讓孩子相信,父母才是掌控一切的力量,能夠保護他、供給他的需要。

為了達到上述目標,提供以下幾個生活上可以實行的策略:

1.

妥善管理環境

:

把危險、易碎、不能碰觸的東西先收好,把孩子可以用來探索、試驗的物品拿到他可以取

得的高度或位置,讓孩子在探索過程中增進心智發展。大約到 2 歲半左右,孩子對物品的

分辨能力較佳時,慢慢教導孩子理解哪些物品不是玩具,設定出界線,再慢慢將家裡恢復

成原來的樣子。

再來,把電視收起來吧!看電視並不是一種「活動」,只是阻撓孩子探索世界、不用動腦

的一種「被動」過程。此外,

孩子也在玩玩具中獲得許多可貴的學習經驗。但花俏、貴重、

只有一種功能的玩具並不是最好的選擇。相反的,那些有多種用途、可以變化的玩具才是

啟發創意的玩具,例如積木、蠟筆、煮飯玩具組,甚至生活中的空罐子、空盒子也都是訓

練孩子應變的好法寶!

2.

適當溝通

這個時期的孩子要學會規範,並且學習配合環境中的要求,因此在生活中爸爸、媽媽所給

他的指示就是最好的訓練;當他們知道不能為所欲為、要與大人配合時,同時也就培養了

忍受挫折、忍耐的能力。給 2 歲孩子指示時,要注意到指令要具體明確,用字盡量短、但

清楚,語氣也要堅定,

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們遵從大人的指示

。但不可避免會有失敗的時候,

不需要在當下與孩子衝突,試試看當孩子們稍後在其他事情上有求於你時,再請他完成原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abidodo 的頭像
    gabidodo

    我是尚美媽咪

    gabido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